⚀黑芝麻粥 材料:黑芝麻25克、大米適量 作法:將黑芝麻捻碎、大米洗淨、加水适量煮成粥。每日2、3次,或经常佐餐食用。
⚁豌豆粥 材料;豌豆50公克、白米適量。 作法:先煮白米、待水沸騰時,加入豌豆續煮至熟。空腹食用,每日兩次。
⚂莴苣子粥 材料:莴苣子15克、甘草6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莴苣子捣碎,加甘草,再加水200毫升同煮,煮至水剩余100毫升时,滤汁去渣。将滤汁、粳米一同入锅,加水同煮,米烂即成。 功效:莴苣子是菊科植物莴苣的种子,以颗粒饱满、干燥无杂质者为佳。它性味苦寒,能下乳汁,通小便。甘草性味甘平,能和中缓急,调和诸药。粳米粥被誉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三物合用,是很好的催乳药膳。
⚃花生粥 材料:花生米30克、通草8克、王不留行12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做法:先将通草、王不留行煎煮,去渣留汁。再将药汁、花生米、粳米一同入锅,加水熬煮。待花生米、粳米煮烂后,加入红糖即可食用。 功效:通草性味甘淡凉,入肺胃经,能泻肺、利小便、下乳汁。王不留行是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种子,性味苦平,二药合用治疗乳汁不足,疗效更佳。
记得宝宝刚出生的时候,面对这个娇弱的、皱巴巴的小生命,我和老公都感到手足无措,心中莫名地恐慌。那时候我连该怎么给他喂奶,一天吃几顿,一顿吃多少量都不懂,宝宝哭了就赶紧喂奶,深怕宝宝饿了。
如何掌握宝宝的哺乳时间和量? 这是很多新手爸妈都会遇到的问题,从理论上讲,母乳喂养是按需哺乳,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但从生理角度看,宝宝的胃每三小时左右会排空一次,因此给宝宝喂奶间隔应控制在三小时以内。
新生宝宝哺乳的时间和量 新生儿期,绝大多数宝宝需要2到3小时喂奶一次,24小时喂奶8到12次,每次喂奶20到30分钟。出生一周内的宝宝,喂奶时间间隔可适当缩短,可以每隔1到2小时喂奶一次。以下是一个母乳喂养宝宝的喂奶时间表,仅供参考: 1~7天,按需哺乳,每个1到2小时喂奶一次,每次喂10到15分钟。 8~14天,每三小时喂奶一次,每次15到20分钟。 15~30天,每隔2到3小时喂奶一次,每次15到20分钟。 以上时间安排只是原则性的,妈妈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找到适合宝宝的喂奶时间。宝宝吃饱了给奶也不吃;宝宝饿了,不喂奶就会哭,所以如果到了喂奶时间,宝宝不吃,那就过一会儿再喂,如果还没到喂奶时间,宝宝就哭闹,喂奶就不哭了,就不要等到时间了才喂。 妈妈喂奶时注意事项 两侧乳房轮流喂奶比较好:一般来说妈妈再开始喂奶,五分钟后即可吸到一侧乳房总奶量的80%~90%,8~10分钟吸空了一侧乳房,这时应再换另一侧乳房。让两侧乳房每次喂奶时先后交替,这样可刺激产生更多的乳汁。 吃完奶后要拍嗝:吃完奶后应将宝宝直立抱起,使宝宝的身体靠在妈妈身体的一侧,下巴搭在妈妈的肩头,妈妈用手掌轻轻拍宝宝后背,至宝宝打出气嗝,这样做可以避免吐奶。 温馨提示:如果晚上到了该给宝宝喂奶的时间,宝宝还没醒,就不要惊动他,可延长1到2个小时,等他饿了自然会醒来吃奶。
导读: 我们总是强调奶粉一定不能冲调太浓,否则影响宝宝健康,除了不要额外增加勺数外,用奶勺舀奶粉时是否刮平这细节没有注意也是等于零!
给宝宝冲奶粉的时候,保证冲出来奶的浓度的准确性是很重要的,太浓或过稀都不行。加的奶粉量就一定要准,不多不少刚刚好才行。 舀了奶粉后,在勺子口刮一下,是为了将舀多的奶粉去掉,达到一平勺的量。
错误的取量示范
正确的取量示范
细心的爸妈可能发现了,有的奶粉罐口有一个突出的部分,这个地方就是用来给大家刮奶粉的。
如果买的是袋装的、或者奶粉罐口没有用来刮奶粉的地方,也要注意用干净的小刀或者小木片刮平奶粉。
也可以借助包装内壁和罐口刮平奶粉。
罐装奶粉内的锡箔纸不要完全撕掉,撕开一半对折,一个自制的刮平条就产生了。 除了这一点,爸妈还要注意,一定要用奶粉自带的定量勺来舀奶粉,水也要按照奶粉包装上的说明来加。 这样,冲出来的奶浓度才适合宝宝。 为什么奶粉一定不能冲调过浓? 1、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 奶粉冲调适宜的浓度,取决于配方奶粉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比例和宝宝不同生长阶段的消化吸收能力,是有科学依据的。如果冲调太浓,会导致宝宝消化不良,排便困难;或因为宝宝肠胃功能较弱,导致营养吸收不足,出现拉肚子、体重不增加等问题。奶粉冲调过浓直接增加了宝宝罹患消化道疾病的风险。 2.影响宝宝的肾脏功能 奶粉中含有钠离子,需要加足量水稀释。婴幼儿的毛细血管很嫩弱,宝宝饮用过高浓度的奶粉,会使血管壁压力增加,从而容易引起脑部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脑出血,出现抽风、昏迷等症状,久之也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同时血液中钠的含量过高,也会影响钙的吸收,使宝宝身体发育迟缓,个子矮小。血钠含量过高同时会加重肾脏负担,日久对肾脏也有损伤。 3.影响宝宝对水分的吸收 奶粉喂养的宝宝,必须补充足够的水分。奶粉过浓,会使宝宝食欲减退,不愿意饮水,随之尿量和次数也会减少,间接增加了宝宝肾脏负担,危害很大。过浓的奶粉也意味着宝宝摄入过量的蛋白质,加之摄入水分减少,蛋白质分解代谢所产生的非蛋白氮物质就会在血浆内潴留,从而导致氮质血症,严重威胁宝宝的生命安全。 宝宝身体柔弱娇小,作为头等大事的哺乳问题更需要慎重对待。家长们冲泡奶粉时一定要按照包装上建议的冲泡方法冲泡,不可擅自增加或降低奶粉浓度,因为奶粉过浓和过稀都不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愿所有宝宝都健康成长。